识己

《海上钢琴师》影评:活着的人是否活着

刚刚看完《海上钢琴师》,B跟我说的感觉很有道理:真正让这部电影在九分以上的,是1900为什么死去这个问题。影片中并没有解释地很详细,因此每个人的理解、甚至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此的理解都有所不同。

从生于斯死于斯的那种,可以说是颇为伤感的浪漫说起。从小到大1900从未下过船,小时候他只是在不入流的各个角落穿梭,在接近海平面的窗边看着海浪。我无法想象1900的感受,在我看来这种孤独无法忍受,但在1900看来也许他根本不曾这么想过——因为生活对他来说一开始就是这样的,生活范围是这艘船之内、接触的人只有船员和游客、脚下踩的平面一直晃动,这些才算是“正常的东西”。

就像小时候手中扎入的木刺后来长到了肉里,这艘船与1900的“灵魂”紧密相连,甚至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,这也导致1900虽然看上去和常人并无二致,但在根本上的逻辑和定义和别人是千差万别的。

B说一开始她把1900不肯下船的行为看作一种怯懦和保守,仔细想想又不断推翻自己的观点。的确,在我的理解中,由于1900所有的价值感和意义感都存在于这艘船上,所以对他来说的上岸,是把一切推倒的重新再来。这不像普通人换个城市去打拼,他的离开意味着从出生起在船上建立的所有都不复存在,他将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,也就是说他到现在为止的生命就此消失——说到底这与死亡毫无差别。

仅仅是生物学上的活着,算是活着吗?我认为不算,我认为人活的不过就是主观的观察和感受,而主观上这样已经死了。

因此在死亡与下船画上等号,活着的人并非活着,那么与船一同毁灭也终于顺理成章。


回忆与现实双线穿插的叙事给电影增加了一份年代感,通过一个中年人飘渺的回忆去看往昔的辉煌。Max与1900多年前的年少轻狂与春风得意,小号和钢琴的神乎其技,那场“F**k jazz”的对决、那个金发女孩……这一切的一切让人忍不住嘴角带笑,其实活这一生拥有那么一些时刻也已足够,毕竟哪里死去都是死去,重要的是如何活过。想到这里也有一点点释然。

我想整部电影是个命运悲剧,从1900被放在船上的那刻起,他性格、观念的形成,以及最后的毁灭已经是必然。

纯粹的友情。

才华横溢的钢琴家。

永远漂泊于海上的浪漫一生和注定的死亡。




评论(1)

热度(13)